30+
屬地化代理跟進
全面服務
200+
城市開通社保服務
全面覆蓋
20K+
累計服務客戶數
良好體驗
10W+
客戶選擇社保028
最終選擇
企業社保費用=養老基數×養老比例+醫療基數×醫療比例+失業基數×失業比例+生育基數×失業比例+工傷基數×工傷比例。
公式如上:【注:比例=企業承擔比例+個人承擔比例】
以成都最低企業社保費用計算為例:【包含大病醫療】
社保費用:942.98=2193×(19%+8%)+3067×(0.6%+0.4%)+3067×(6.5%+2.0%)+3067×(1%+0%)+3067×(0.8%+0%)+3067×(0.14%+0%)
免費贈送 1200元 大禮包
社保卡辦理
免費
¥200
醫療保險報銷
免費
¥200
社保轉入
免費
¥200
公積金轉入
免費
¥200
生育備案
免費
¥200
社保信息修改
免費
¥200
標準服務
2017-2018年黑龍江社保繳費基數與比例|社保基數怎么算?|2016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最低基數及比例|最新社保繳費基數規定|黑龍江最低社保繳費基數
社保轉稅政策是2018年下半年發布的,大半年的時間大家對于該項政策早就了解清楚了。可是大家又擔心社保轉稅后,各項社會保險費用轉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會不會增加經營成本,甚至追溯既往缺漏,導致破產;也有人擔心,企業為減少成本,會削減工資,到手的錢會減少。下面,我們去看看專業人士是怎么分析社保費用轉稅務局征收后對企業會的影響。
專業人士認為,從長遠來看,做實社保繳費基數后,中小企業成本將上升,就業人數因此減少,可供征收的財稅來源就變少了,“可能會得不償失”。
專業人士說:政府應按照社保實際負擔不變的原則來確保改革順利推動。“實際繳費基數的同時,如果費率降下來,確保實際繳費負擔不變。”
1、社保由稅務部門征收后,企業成本真的會上升嗎?
專業人士認為有這種可能性,不是一定會出現那種結果,稅務部門征收社保的最終的實行效果取決于很多因素,比如上級政府和社會輿論。
由稅務機關征收后,核定繳費基數的認定辦法有變化,繳費基數可能會提高,增加企業的成本。政府應該把費率降下來,起碼就會保持社會繳款的負擔不變了。
2、哪些企業波及最大?
關于那些企業收影響最大,專業人士認為肯定是中小企業,因為他們中很多沒有按照員工的實際收入繳納社會保障費。在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土地、市場準入等方面與大企業有天然的劣勢,它們原本可以通過福利政策的“缺斤少兩”來實現一種短暫的平衡,新的征收政策將會阻斷這條道路。
國企以及一些大型的民營企業基本上按照國家規定來繳納社保,政策的出臺對它們幾乎沒有影響。
3、有人擔心,個稅降了,但社保增加了,到手的錢會更少了。
個稅降低,毫無疑問可以降低企業和員工的負擔,但社保會不會加重,還沒辦法做出判斷。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不增加企業負擔。這個決定已經穩定了大眾情緒,社會現在比較敏感,沒必要再引起社會的焦慮。
對個人工資應該沒影響。社保一部分是公司繳的,一個部分是個人繳的。相比公司,個人繳納的比重較低,現在要提高基數,大家就會比較恐慌。
1、征收主體的變化,為何會影響企業和個人的社保繳納費?
專業人士認為:國家各部門的數據沒有實現共享,社保部門并不掌握企業的經營性收入、支出成本等信息,沒法監督企業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稅務部門了解企業的經營、財務、現金流等情況,可以更好地確定繳費基數,特別是中小企業,以及一些沒有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的企業。
在征管方面,稅務機關組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它著成熟的征收體系、完備的法律體系,分工明確的專業隊伍,和高效運轉的信息系統。由稅務機關來征收社保費,效率會更高。
2、社保新政策實行后,稅務部門會向企業追繳此前所欠的社保款項嗎?
專業人士認為可能性不大。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很大,中國經濟正在轉型。面對這種困難,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但不排除個別地方、個別企業被追繳,有些地方可能會采取比較極端的政策,追溯既往。這就比較麻煩,相當于宣布企業破產。
3、對就業形勢有什么影響嗎?
企業成本增加后,會有經營壓力,要么縮減用工量,要么倒閉。反而導致社保費基縮小了,費用減少了,稅收相應地會變得萎縮。
如果企業社保負繳費負擔增加的話,會造成企業用工減少。從這個角度來說,穩定企業社保繳費負擔,就意味著穩定就業。
4、新社保政策是國家對中小企業、民營經濟政策風向變化的一個信號?
有專業人士不認同這個說法。中小企業在促進就業方面做了很大貢獻,國務院也出臺很多政策加快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給中小企業減負,這已經是一個基本的價值取向。但態度歸態度,有些政策或制度安排,可能向國有企業、大型企業傾斜。
5、國務院常務會議同時提出各地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這意味著什么?
首先要肯定政府這種做法,這個非常必要,緩解了社會的緊張情緒。但從長遠看,這個政策只起了一個緩沖的作用,治標不治本。如官方所說,目前還有社保基金可以支付,但人口老齡化和經濟形勢的壓力,都在約束繳費基數,甚至會收縮社會的稅基或者社保費基。
如果降低社保繳費率,結果就是社保繳費負擔保持穩定,有這樣措施來對沖,能把改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1、政策出臺的背景之一就是養老金收不抵支?
專業人士認為:目前確實有部分省市養老金穿底,收不抵支。雖說全國總量基本平衡,但從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來看,養老金可持續性肯定是存在問題的。近三年出臺或探討的政策都在頻繁指向養老金可持續問題,如養老金入市投資、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延遲退休等。
目前面臨的社會保障支付壓力,包括公平性問題,不是光靠社保改革本身就能解決,需要其它方面的變化,比如財稅體制,以及政策的結構性的調整。
難以負擔老齡人口的養老需求,是個社會問題。另外,社保由稅務機關征收,也有利于提高征管效率,確保社保按照法定數額繳納。
2、目前不同省市養老金的償付能力是不同的,例如廣東比較充裕。執行標準會不會因地而異?
專業人士認為:現實是,收不抵支的省份比如說黑吉遼,反而更嚴格一點;那些養老金收入結余比較多的省份,反而比較寬松。這就是全國經濟失衡的表現。
按理說應該是全國是統一,實現政策上的公平,然后全國統籌,比如廣東,你按照統一的稅率來征收后,資金必然有結余,結余的資金要放在全國使用。像東北地區,它也做了貢獻,年輕人都到廣東打工了,但養老基金都穿底了,老年人權益誰去保障?這就是全國統籌的含義。
稅務機關征收社保繳費,征收標準和征收程序全國都會統一。
1、此次變革,社會反響為何這么大?
中國經濟面臨轉型的壓力和困境,中小企業生存壓力很大,提高稅費的政策一出臺,就會引起市場高度的緊張和不安,再加上媒體報道,情緒渲染就出來了,搞的好像中小企業要破產了。
政策出臺的時間窗口趕上一個不利的時機,如果在前幾年經濟向好的時候出來,就不會引起那么大的反響。
2、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企業的社保費用負擔是什么樣的情況?
專業人士認為:從養老金來看,養老金繳費率是28%,在全球范圍中偏高,但它沒有按照實際收入來繳納,實際上平均下來繳費率可能只有20%左右。所以如果從名義繳費率來看,社會保障、養老保險的負擔是比較高的。
但從每年社保費用支出占GDP比例來講,我們又不是最高的。從2014年的數據看,我國社保支出占GDP的10%,英、法、德、意、西等國占比均超過20%。
但這并不是關鍵,問題在于社保費用支出的過快增長。每個國家社保費用有高有低,在全球競爭中基本達到一種平衡。但是如果一個國家社保支出相對其他國家增長更快,那么該國商品的成本增長也會更快,成本最終會轉嫁到產品和商品里,企業就在全球范圍內處于競爭的劣勢。這才是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的問題。
3、新政策會面臨什么困境?
專業人士認為:新政策將面臨中國當下一個非常現實的困境:既要加強社保費的征繳力度,從而解決社保制度財務可持續性問題,又要降低費率,緩解中小企業的經營壓力,這顯然是一對矛盾。單純從社保繳納來說,要讓財務可持續,企業就要實繳,但中小企業會經營困難。
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一定要跳出“就養老談養老,就醫療談醫療”的局限,應該在更大的體制上做個大手術。比如,應給給予中小企業的融資、體制、市場準入的公平待遇。因為中小企業不像大企業有雄厚的積累,政策應該向中小企業做進一步傾斜。當企業能夠生存下來時,再進行社保改革,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社保轉稅政策實施雖然面臨著各種問題,對于企業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社保轉稅后社保費用征繳力度加大,職工的權益更受保障,從長遠發展來看是積極的。
版權所有 ? 2012-2024 社保028蜀ICP備15032471號Copyright ? 2012-2024 shebao02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網站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我方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