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個稅資訊 作者:社保028 時間:2019-03-18
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從去年11月份首次提出,終于在3月5日全國兩會開幕大會上得以明確。政府減稅降費的舉措,已經做好比較充分的準備。 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
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從去年11月份首次提出,終于在3月5日全國兩會開幕大會上得以明確。政府減稅降費的舉措,已經做好比較充分的準備。
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在總理記者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今年下決心要進行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把增值稅和單位社保繳費率降下來,減稅降費紅利近兩萬億元。4月1日就要減增值稅,5月1日就要降社保費率,全面推開。
這是繼3月5日宣布將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允許地方將企業養老保險費率降至16%等之后,再次明確給出落地時間。半個月之后,2萬億減稅降費中的重頭戲——增值稅降稅率將正式落地。
接近2萬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醞釀多時,減稅的錢從哪里來,財政減收之后如何保證政策執行不走樣,決策層已經考慮過這些問題。
李克強表示,現在可以說是真金白銀已經備好了,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都要去落實,決不能讓政策打白條,更不允許變換花樣亂收費來沖擊減稅降費的成效,還是要讓企業、讓市場主體切實感受到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實實在在效果。
“之前我們反復測算,有多種方案。有一種就是今后幾年每年把增值稅率降一個百分點,但在當前情況下企業可能感受不深。所以,我們下決心,把占增值稅50%多的制造業的增值稅率明顯降低3個百分點,把建筑業等部分行業降1個百分點,其他所有行業也確保只減不增”,李克強在記者會上透露了決策背后的故事。
2018年增值稅降稅率的減稅政策已經推出,當時制造業等行業稅率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建筑業等行業稅率從11%降至10%,適用6%的行業稅率不做調整——減稅重點在制造業、交通運輸等實體經濟上。
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度時艱之際,類似2018年將增值稅稅率降1個百分點但持續降幾年的方案被否決,最終獲得通過的方案是,將制造業等增值稅稅率直接降3個百分點。
此外,這次方案減稅重點雖在制造業等行業,但其他行業的稅負也明確表示不會增加。
李克強表示,由于稅制的原因可能在推進過程當中有些行業抵扣少了,稅收有增加的可能,我們也做了認真的準備,就是對他們加大抵扣的力度,用打補丁的辦法,并對所有的中小微企業實行普惠性減稅,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此前,財政部部長劉昆曾在人大記者會上介紹,2019年2萬億減稅降費中,減稅占據七成左右,減稅中又以增值稅的減稅為大頭。
稅務界對此頗為好奇,如何通過加大抵扣,來確保適用6%這檔稅率的包括金融業、法律咨詢、酒店餐飲、旅游等服務業的稅負不增加。這些“打補丁”的政策有望很快對外公布,畢竟4月1日增值稅減稅政策即將落地。
企業界已經歡欣鼓舞了。全國人大代表、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按照三一集團2018年的情況測算,增值稅稅率每降低一個百分點,全集團可以節約稅收1億元左右。今年會把國家送的大禮包全部放到研發上去,并且還會大幅增加。
3月7日, 全國人大代表、步步高董事長王填在湖南代表團第四次全體會議上表示,增值稅稅率降到13%,加上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和電費降低,這三項加起來有望給步步高省下一個億。放水養魚,減稅將為國家帶來更多的財稅收入和就業崗位。
增值稅作為間接稅,是附加在各類商品、服務上的稅收。假定一臺手機售價(含稅價)為4000元,在當前增值稅為16%背景下,意味著手機價格為3448元,增值稅為552元。
若該手機廠商定價策略為價稅分離,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則手機價格仍為3448元,增值稅降為448元,整體價格降為3896元,相應可“降價”104元,降幅為2.6%。
若該手機廠商定價策略為含稅價,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且手機售價維持4000元不變,意味著手機價格為3540元,增值稅為460元,相應的手機廠商“提價”92元,會帶來盈利的增加。
“去年增值稅稅率下調1個百分點,真正降價的產品或服務比較有限。我國很多企業提供的商品或服務,都是含稅的價格,增值稅降稅率未必會帶來價格相應幅度的下調,企業為此可獲得營收、利潤”,3月15日,一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高級稅務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3月15日,上海財經大學公管學院教授范子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會有所下降,但降價幅度不可能達到16%降至13%,很多減稅紅利會在產業鏈中間被消耗掉了。消費者最終拿到的價格降幅有限,相應的企業利潤會上漲。
當然,企業利潤上漲之后,最終會投向到包括員工薪酬、研發投入、項目投資等領域,將直接或間接惠及相關雇員。
不同企業可獲得的紅利,相差較大。范子英指出,企業的市場影響力、談判能力、壟斷程度較強,可獲取的紅利比較大。如果企業所處行業競爭較為充分、存在較多與自己類似的供應商,減稅可能會更多地被轉嫁出去,企業自身獲得的紅利會相對少。
總規模接近2萬億的減稅降費,財政方面能否承受呢?
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增長5%(去年實際增長6.2%),財政支出預計增長6.5%(和GDP增長同步),還要確保民生重點領域、三大攻堅戰支出只增不減。
綜合考慮財政支出和專項債券發行等因素,也為今后可能出現的風險預留空間,2019年赤字率適度上提至2.8%,提高0.2個百分點,財政赤字規模約2.76萬億,相較去年增加3800億元。
李克強表示,我們的辦法是,政府要過緊日子,不僅要壓縮一般公共預算的支出,而且增加特定的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進入國庫,并把長期沉淀的資金收回——通過這些舉措,我們籌集了1萬億元資金。我們還要求地方政府也要挖潛,把自己的功課做足。對中西部地區,我們將給予適當的轉移支付支持。
當然,減稅側重于制造業和中小企業,也是著眼于放水養魚、培育財源。李克強表示,我們前幾年營改增過程中起先也是財政減收的,但后來稅基擴大了,財政收入增長了。現在我們還要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這也是一項改革,給實體經濟、給企業讓利,讓他們在國民收入分配蛋糕中的比例更大,這樣能更多帶動就業,讓就業人群增加收入。
“為此,政府就要過緊日子,就要讓利,政府的存量利益也要動,得罪人也要動,讓利于企業,讓利于民,這樣財政才更可持續,反過來講可能就要打問號了。我們這樣做,不是說在預支未來,恰恰是在培育未來”,李克強表示。
3月15日,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瑋在國新辦吹風會上也表示,這些其實是算好賬的,落實渠道都已經完全敲定了,是實打實的措施,可以說是“動奶酪”、調整利益的,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下了很大的決心。
全國兩會上,地方政府官員對減稅降費基本持歡迎態度。全國人大代表、六安市市長葉露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面對減稅帶來的支出壓力,政府要過緊日子,把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壓下來,主動挖潛增收,優化支出結構,多渠道盤活各類資金和資產。在減稅降費政策落實上,困難再大也一定要把這件事辦實辦好。
版權所有 ? 2012-2024 社保028蜀ICP備15032471號Copyright ? 2012-2024 shebao02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網站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我方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