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社保常識 作者:社保028 時間:2018-12-24
個人所得稅政策改革,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畢竟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利益到手工資。雖然大家都聽說過個人所得稅新政策,可是對于個人所得稅新政策大家還存在很多疑惑的點。下面我們
個人所得稅政策改革,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畢竟直接關系到我們的利益到手工資。雖然大家都聽說過個人所得稅新政策,可是對于個人所得稅新政策大家還存在很多疑惑的點。下面我們來看看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相關公告吧。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 下簡稱“新個人所得稅法”),現就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后扣繳義務人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 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對非居 民個人上述四項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公告如下:
一、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并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見附件1)
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于次年3 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 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并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
-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 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 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2) 執行。
(二)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方法如下: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 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 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 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 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 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 十的比例預扣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 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二、非居民個人扣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 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 按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 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 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按月換算后的 非居民個人月度稅率表(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計算應納稅額。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 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特此公告。
附件:1.《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及填表說明2.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及預扣率表
國家稅務總局
2018年12月19日
分送: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稅務總局紀檢監察組辦公室。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承辦 辦公廳2018年12月19日印發
相關附件大家可以網上下載。關于個人所得稅大家應該多了解一點,個人所得稅征收政策的改革,還影響了社保征收部門,長期關注社保的人應該知道,社保費用征收從2019年起將不再是社保局征收,而是轉給稅務局征收。了解社保轉稅的相關政策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網站閱讀相關文章了解詳情。
版權所有 ? 2012-2024 社保028蜀ICP備15032471號Copyright ? 2012-2024 shebao02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網站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我方立即刪除!